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欧洲杯手机投注

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欧洲杯手机投注-欧洲杯外围买球网>同心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
来源: 作者:唐冰 发布时间:2024-03-07 08:15:20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便成为中国经济热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聚焦新质生产力。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如何布局、从何着力……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贾正兰、方明立足不同领域建言献策。


  建议制定出台《人工智能促进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认为,“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应从法治轨道出发,为促进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引领激励。”巩富文说,目前,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席卷整个创作领域,打破了人类对于创作的“垄断”。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现实挑战,是著作权法无法回避的时代“必答题”。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创作有赖于天量数据的“预训练”,而对于在先作品的利用行为,著作权法尚未作出规定,亟待在合理使用、侵权责任等领域予以创新型回应,以平衡人工智能大模型“学习”“训练”行为,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引导相关产业发展预期。此外,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属性认定问题,可借由邻接权制度这一桥梁,跨越缺乏自然人作者的障碍。通过妥善设置新型财产权,剔除人身权,缩短保护时限,建立法定许可制度等方式,有效发挥邻接权保护的功能优势,以达到激励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生产传播与公共领域保留相平衡、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促进科学文化相统筹,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式突破,为全球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版图、注入了新动能、引发了新竞赛。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制高点”,谁就把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巩富文介绍,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法规,以刺激推动本国及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3年7月,我国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布局落子人工智能监管“先手棋”。他认为,下阶段,应站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强化法治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人工智能促进法》,把激励创新创造放在首要位置,以法治之力“为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提供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服务保障。


  加快制定镁合金建筑模板国家标准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陕西省分会会长贾正兰说,建筑模板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镁合金建筑模板作为新兴的绿色建材,具有节约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


  “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看榆林。”贾正兰说,镁在我国具有绝对资源优势,是常用金属材料中唯一100%自给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种,镁合金是国家重点鼓励的绿色新材料。通过挤压变形加工的镁合金建筑模板,力学性能接近铝合金,且在周转、施工质量、成本、散热性、安全风险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其市场前景极为可观,“以2022年为例,全国建筑业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以平均楼层20层计算,如果使用木模板,需要约23.8亿平方米,消耗4916万立方米木材,且重复使用率低;而使用镁合金,只需要约6.4亿平方米模板,且可循环使用。”


  贾正兰说,虽然镁合金建筑模板目前处于应用起步和推广阶段,但市场对镁合金材料及镁模板应用前景已达成普遍共识。近年来,陕西、山西等传统镁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在镁冶炼及配套设施环保改造和工艺升级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产业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中天时代镁业率先建成全球首个镁合金建筑模板研发中心和首条镁合金建筑模板中试生产线,完成了研发、试验及多次试用,具备了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的条件。


  “但当前,镁合金建筑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规范化管理、使用安全性却成为制约产品进入建筑行业的重要因素,亟需建立标准并开展试点应用。”为此,贾正兰建议,由住建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制定镁合金建筑模板国家标准,规范引导镁合金建筑模板进入市场。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推广实施方案,统筹利用好各领域支持政策,明确激励政策措施,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镁合金建筑模板试点项目。


  加强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


  “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系统的快速发展,人才第一、数据第二、算力第三。”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原校长方明指出,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梯队基础还较为薄弱。


  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分析原因,方明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起步较晚,设置的高校较少,导致相应的人才培养数量不足,高端人才短缺,存在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问题。同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新需求,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保守陈旧、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教学内容与需求脱节、相关教学资源和设备不足、学校和企业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等现象。


  “在加快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中,人才资源至关重要。”方明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引导推进高校加强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教育,设置并融入人工智能课程知识和实践项目,培育学生智能素养,加大投入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智能时代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也十分关键。”方明建议,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师生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高校、院所、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格局。


  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素养和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方明建议,深入开展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智能素养,赋能教师智慧教学。鼓励依托高水平大学、相关企业、研究院所在不同层面为教师提供相应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可委托相关机构开发在线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大量欧洲杯手机投注的技术支持和案例资源,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智慧+教育”教学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
网站地图